毛概-课堂笔记

主要内容:

  1.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十三大、十五大)

  3. 三大板块

    1. 站起来(毛泽东思想)
    2. 富起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3. 强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 挨打
    5. 挨饿
    6. 挨骂(话语权)
  4. 革命、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 14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章)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0年代末30年代初(延安时期),成熟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35年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概念提出:

  1. 41年张如心,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2. 43.7.5王稼祥,毛泽东思想;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列主义,与本国现实、本国革命经验相结合的理论

  3. 六届七中(党的会议的提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 七大(45.6.14)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指导思想

  5. 八大(56)没有提毛泽东思想:苏联不同意

  6. 十一届六中(81.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7. 十二大(82.9):毛泽东思想是马列注意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 正确回答了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

      1. 马列主义是毛的理论基础(立场、观点、方法)

        1. 立场:人民的立场
        2. 方法:唯物辩证法
      2. 毛是中国化的、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的马‘

        1. 六个关于
        2. 三个活的灵魂
    2. 正确回答了毛泽东思想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的关系

      1. 如果没有特殊国情,没有中共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
      2. 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取得胜利的指针。
    3. 正确回答了毛泽东个人和党的领导集体在创立、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杰出代表
      2. 毛选4卷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
    4. 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理论区分开来

      1.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是两个范畴

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

  1. 马’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指导意义,马‘中国化继续发展的重要源头
  2. 毛’确立的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原则……党的思想路线。毛‘的著作中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都是有普遍意义的、指导作用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Read More

今日琐碎

一忙碌,就会增加压力,就会没有办法自己排解,就会误伤无辜。都知道,却都没有办法避免。


今天上的计量经济学课,一点都没听,倒是翻开了财务会计疯狂地看。把投资剩下的几页看完了,然后固定资产的40页看了20多,本来打算今天之内能够看完,结果flag又倒了。主要花了时间在摸索bcache上。


体育课非常的难以描述。课开始的时候温大佬告诉我下星期就考1000米,但是跑一下就气喘的体质怎么过下个星期的考试呢。虽然这个老师并不会让人挂科,但是也会想尽力考高的。尽力每天都去跑步吧,努力一下至少得有个分呀。然后体育课一整节都是踢球,作为后卫应该算是尽心尽力了,只丢了一个球。但是完全不会进攻,带球不行,传球也不好,果然是进攻难防守容易。做队友能够放心的后盾。


昨天吵完架,今天和好了,算是好事一件。


晚上金融市场学,虽然老师一如既往让我感叹他知识渊博,除了教我们课本内容,还补充了很多中国的实际情况,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比较碎片化,不像毛概一样很系统。所以非常难做笔记,Typora里面用的很多水平线做分割——毕竟有的内容和上面的不承接,但是又不足以单独开一个title来记,就很麻烦。

所以听课半听不听,选择了完善一下archwiki的翻译。有的中文页面真是奇葩,竟然把英文页面搬过来,然后把Installation之类的标题给翻译成中文就算了。最麻烦的就是这种,要完全重做的。

Read More

deepin-wine-wechat

archlinux+KDE

首先参考的是AUR - deepin qq的评论区,留意其中关于Deepin QQ(Office)的_X Error of failed request: BadWindow_ 评论。

github issue - KDE环境完全无法使用wine-tim可知在KDE环境下无法启动deepin-wine系列的东西是因为缺少了gnome依赖。所以用console启动的时候可以看见报错是_X Error of failed request: BadWindow_ 之类的(依靠这个才找到AUR,才解决了问题)。

所以就是怎么办的问题。置顶评论只是解决了中文无法输入的问题,或者是治标不治本的简单粗暴方法:直接换用gnome。但是下面评论的一条解决了问题:

…… 非gnome系的解决方案:安装gnome-settings-daemon,然后运行/usr/lib/gsd-xsettings

manjaro+awesome下测试通过

确实OK了。最后再加一个systemd服务在开机的时候自动启动就好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Unit]
Description=GSD-Xsettings Service
After=rc-local.service

[Service]
Type=simple
User=root
Group=root
#WorkingDirectory=/home/sieve
ExecStart=/usr/lib/gsd-xsettings
Restart=always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gentoo

编译

gentoo下官方当然是没有这个包的,所以要靠野包(overlay)来实现。首先是安装layman来管理overlay,然后layman -L && layman -a deepin把deepin的overlay加进去。他们的github是:deepin-overlay。 第二步,emerge --ask deepin-wine-wechat,甚至可以加上--newuse --update,然后就会出现一大堆条件未满足,一般会在/etc/portage/package.use文件夹里面产生._cfg开头的文件,把那个文件cat/etc/portage/package.use里面的一个文件里面就好了,我是cat进了wechat文件里面。然后再来一次emerge,这次应该就能开始编译了。

Read More

写journal有感

Aurthors: Lee

不知道为什么,写着写着journal突然就觉得写不下去了

算起来,已经一个月没有发过朋友圈(emmmm帮忙找卡的那条姑且不算吧),没有任何不适,没有发朋友圈的欲望,甚至想把朋友圈关掉。

公众号也越来越不喜欢看了,说实在的我挺讨厌新媒体的,虽然我曾经也干着差不多的活。

有时候我觉得我跟这个班级格格不入,有时候又会觉得其实还是挺符合的。虽然并不算是一个成绩拔尖的好孩子,但是确实是会用课堂上学到的一些理论来看待生活的。

我想起我之前写的journal,在柏拉图的那个寓言故事里,那个囚犯到底是幸运的还是说不幸的呢?如果说自由对于那些选择困难的人来说是一种威胁的话,他又会怎么做?但是不管怎么样,他的人生已经在看到光的那一刻发生了某种改变了。

在入学的时候,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持有观点的人,现在我已经不那么肯定了。对于我来说,似乎每个观点都可以,又似乎每个观点都有自己的盲区以及缺陷,我也开始选择困难了。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我觉得我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做过任何选择,也不会批判别人的观点了。虽然在大一的时候还是辩论队里的一个主力,但是其实对于我而言,哪一个的观点都是可以接受的。可能是我的要求太低了,只要是能够自圆其说的观点,就可以成为可接受的对象了。

想起了好久好久以前看到的一幅图,一个人站在平地上,看到窗外面是一片繁花,第二个人站在一小摞书的上面,他看到的是乌云闪电,第三个人站在一大摞书上面,他也看到了一片繁花。我不知道第一个人和第三个人看到的是不是同一个花园,但是我感觉我就是那个看到黑暗的第二个人——其实也不是看到黑暗而嫉恶如仇,只是不持有观点的虚无。放弃了选择的人和没有选择的人本质上是不是一样的呢?我也不知道。

所以,还是要多读书多看世界啊……虽然这样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不同的观点,但是没有关系,毕竟我很喜欢做这样的事情啊,喜欢聆听别人的观点,喜欢看到不同的观点,喜欢感受不同的人生。

Read More

notes of lecture: Safavid empire in Iran

(高产似那啥)(阿拉伯口音的英语果然很迷人)

During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 the Islamic World was ruled by 2 great empires:

Ottoman empire based on Sunny Sect of Islam

Safavid Empire based on Shia Sect of Islam (Iran, Iraq, Azerbaijan)

The greater part of the Islamic World was under the Ottoman Empire from 1281 (or 1299) to 1923

Iran was ruled by the Safavid Empire for more than 200 years, from 1502 to…

The founder of the Safavid Dynasty

Shah Ismail I (King), was the founder of the Safavid Empire, who converted Iran from Sunni to Shi’a Islam and established Shi’ism as the state religion

Read More

关于before sexuality的一点小感想

Aurthors: Lee

其实还差一丢丢才看完

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的……吧?

老实说也没有看过福柯什么的w大概有机会的话(感觉更多的是被要求的话)会去看的

其实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作业太多了……

好吧先回到这个文章w这个文章的观点主要是古希腊罗马人的观点,放到现在来看多少会有点猎奇w比如说当时的人们觉得男人的阳刚之气来自于热量(然后现在我们都知道体温过高是会杀死精子的w),要是性交过多的话男人的体温会下降然后就肾虚(大雾)了(这点可能全世界都发现了w纵欲过度是不好的)

但是有些观点的话……倒像是现在又“文艺复兴”了w比如说当时的人们并不如现在那样对同性恋问题保持敏感而微妙的态度(毕竟在一些人眼里不支持同性恋的人仿佛是老古董),他们倒是没有什么所谓性行为的对象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们只关心谁是攻谁是受),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似乎男男之间的行为更加高级一点——毕竟在古希腊罗马人眼里,女人要比男人低一等,因此同等的爱看起来会比有等级差异的爱更为容易接受(?!)女人的价值主要还是体现在子宫上(颇有一种“异性只为繁殖后代,同性才是真爱”的感觉)

因此在当时的妓院里,除了一水儿的小姐姐,还会有不少青涩美少年(嘘)。当然并不是说当时的性观念就真的很开放w其实还是相当paradox的,比如说选择下海的小男生就被视为女性了(政治上),意思就是他们不再拥有公民权利(于是大家又想起了被高中历史支配的恐惧)。另外相对于出轨良家妇女来说,男人们去妓院的(犯罪)(划掉)成本是更低的,在当时出轨可是一件大事(其实在古代一直都是大事)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奇奇怪怪的观念呢(为什么不问一下神奇海螺呢),主要是性和权力是不分家的(据说是这么说的,但是我懒得去查到底是谁提出的这个理论了w反正这也不是一篇严谨的文章嘛w),所以更具有侵略性的一方更强大,于是他们就显得更“男人”了√(其实也可能是从原始社会进化不久w)

最后其实最近也看到了不少的言论给男人抱不平,我觉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w比如说男人总是被描述成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至于是不是嘛……这个我真的不知道w首先我是美少女,其次就算我是男生,我也不能代表整个男生群体),似乎无时无刻都在发情,要是有一点抗拒就会被看作“性无能”或者“性冷淡”……感觉这样也是不太好的w

Read More

今日琐碎2019-03-24

终于花又开了。去年这个时候每个星期都要跑到二号楼上课,然后看见很多玉兰。今年只在主教附近活动,倒是只能看到校道上的了。

最近几天手都挺冷的,天气也很冷。虽然温度也不算低,但是很有春天式的冻。

昨天和今天都忙于把unbound的文档翻译成中文。虽然翻译水平不高,但是如果有需要的人看到应该也是能够看懂的。做一下翻译来维持一下英文水平才行了。大概就是所谓的来到这个世界不能只是想着要得到什么,也要想着能够贡献什么吧。

今天和昨天终于把第三第四章的成本会计笔记给补上了。但是还有那么多,大概期末考试是一定会完蛋的了。辅修证也够啦,双学位就不要了。

那么UI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呢。

Read More

关于imagined communities的一些想法

Aurthors: Lee

然后今天的历史小课堂讲的是imagined communities(然而并没有看完w甚至只是做完了作业还不知道对不对)

今天的灵魂发问:confusion到底是不是一个宗教?然后什么是宗教???

(说实话我不太期待她会回答这些问题w)

第一个问题的解释是,宗教是被用于解释各种难以解释的事情(其实这样说的话,科学似乎也是一种宗教???)然后孔教并不会解释所有的事情(比如说“未知生,焉知死?”)……然后推断出孔教并不算一种religion……孔教没有所谓的“救世主”,所以不算是一种religion……

Read More

计量经济-课堂笔记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方法

理论 ——> 模型 ——> 计量经济模型(加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事实 ——> 数据 ——> 加工好的数据

统计理论 ——> 计量经济技术

用计量经济技术,用加工好的数据,估计计量经济模型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工作:估计参数;检验基于经济理论或假说的关系式是否成立

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步骤

引入扰动项$\mu$后就将需求函数变为计量经济模型。线性:参数是线性的,变量都是一次的。

Read More

关于The potential converts的一些思考

Aurthors: Lee

今天的研读课讲的是这个√

里面描述了七种不同的人:New poor, outcast, minorities, youth, the addicted, bored, criminals,然后今天讲的主要是poor

new poor指的是那种曾经享受过(起码是小康过)的人,突然之间就一无所有了,说实话这种人怨气自然是不小的w

然后还有一种是abjectly poor,指的是那种从来没有享受过好的生活,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人w他们其实并不关心mass movement,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w

里面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w自由选择对于无能为力的人来说是无用的,甚至是有罪的,人们会把罪行强加到个人的选择上——比如说当初那些跟着nazi的人。“强加”这个词确实是带有一点点的主观感情色彩的,可能是我确实没有想到有什么真正无能的人。在文章的后一点的地方其实论证更充分一点,希特勒的极权主义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可能这里所谓的“无能的人”,指的更多的是“懒人”以及大众——不是贬低的意思,只是觉得这个跟文化还是有着很大的联系的。

在这篇文章里,这里所举的例子是奴隶——很穷的奴隶,当他是奴隶的时候他确实没有什么可想的,但是当他自由了之后,他便开始愤怒——其实这个似乎也不太成立吧,毕竟奴隶也是会有个人的一些情感的(我猜的),比如说在加勒比文学里面,奴隶的形象还是相当鲜活的——我感觉并不是说所有的情感都被压抑住的。

在自由选择面前,确实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有底气地做出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突然之间就迷茫了的人类说,比如说曾经需要服从于军队而不需要个人意志的退伍军人。感觉更多的像是一种习惯,一种习惯性的依赖,一旦失去了这种依赖,便会寻找新的可依赖的ideology——就成了所谓的“理想的皈依者”。

至于奴隶和群众运动之间的关系……确实奴隶们都不太热衷于参加这类的运动,我感觉其实他们也是一种abjectly poor吧……也有可能是当时其实并没有把奴隶当作人来看——其实当时还是比较倾向于把奴隶当作一种动物的w自然那些人们要追求的东西就这样跟他们没有关系了w

“在真正自由的地方,平等是群众的激情。在真正平等的地方,自由是少数人的激情。没有自由的平等创造了一种比没有平等的自由更稳定的社会模式”这句话似乎有点过于真实了(点赞)但是我觉得其实在现实的社会中,自由和平等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在努力达到某种平衡吧w“当人们在极权主义社会反抗时,他们反抗的不是政权的邪恶,而是他的软弱”似乎又很有道理了,点赞!

Read More